top of page

無縫接合的木匠奇蹟,流傳千古的榫接藝術

最近與客戶有一個特別的合作,是關於上下舖床架的案子,過程中最令我大開眼界的是客人的工藝技術,組合沒有使用到五金配件,而這項技術就叫做榫接。


榫接,在螺絲尚未發明時,接合物品都需要依賴職人使用「榫接」的技術,不只是木材長度的延伸,立體層架的應用,不僅在古老的建築的修復中使用,也廣泛運用在木創作中,如傢俱、精細小加工、室內裝潢的牆板及地板等,而木工職人們更是將技術運用得十方成熟。

時至今日,榫接的技術並不一定運用在木製品上,有創意的人們將這種技術拿來運用呈現更多元的幾何圖形以及設計感。


常見的榫接運用


長度或寬度的延伸

鳩尾榫是結構牢固力很強的榫接方式,因榫頭如鳩尾而得名,常會成排如牙齒般結合。

由於榫成楔形,可承受其中一方向的拉力,結構牢固穩定,通常運用在板材直角相接的地方,傳統建築的樑柱也常以燕尾榫工法製成。























圖片來源:ichimura


平榫

平榫又稱暗榫,是最基本的榫接技法,大部分的平榫都是沒有露頭的所以完工的物品上是看不到,平榫可用於梁柱、家具的桌椅、甚至是畫框,幾乎都能使用。























圖片來源:ichimura


三缺榫/明榫

平榫受制於使用位置及施工製作的方式,而延伸出來的變體為明榫,也叫做三缺榫,在家具運用中也有用來呈現視覺上的設計效果。























圖片來源:ichimura




企口板

企口板用於木板合拼增加長度,利用一凹一凸來加強二片木板間的接合與結構強度,常用於門板、地板、牆板、床板甚至是鐵皮等接合。
























材料的選擇

在傳統寺廟的案子中,日本大工會至製材所進行檢品挑選訂購的木材,大工師傅們會盡可能的利用材料,依每一支樹結分布等不同,決定要放在木結構的梁柱的部分,以材料而言最優先考量的是耐候性能、加工性能的優劣、最後則是根據生產難易度決定的價格。





















有關於樹結以及材料的討論請參考前篇提到的


參考資料

《做一個漂亮的木榫》陳秉魁著 ISBN 978-986-6796-01-2 新形象出版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